哎,刷论坛看到个帖子,心里堵得慌。
说的是家里中学生娃闹别扭,跟全家冷战,谁也不理谁。
学习没人提,几点睡觉也没人管。
上学自己走,肚子饿了?厨房有剩饭就扒拉两口,没有?外卖一点,手指动动就解决。
帖子最后那句真扎心:“唉,养了个冤家对头,随她去吧,爱咋活咋活。”
都说孩子到了那年纪,家里免不了一场鸡飞狗跳。
不少爹妈跟半大孩子较劲儿,较到最后,心一横,撒手不管了。
教育专家王国峰说过:
“无奈放弃是最无效的应对方式,不仅伤心、伤身,还伤害关系!”
孩子顶牛那会儿,爹妈要是真不管了,那后果,可能比管得严还糟心。
展开剩余88%父母越放弃,孩子越摆烂讲个真事。
十四岁的航航,上了初中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脾气一点就炸,油盐不进,叫他学习?吼一声“滚!”能把人顶一跟头。
成天抱着手机,饭点儿到了,房门关得死死的,喊都喊不动。
开始爹妈还管管,念叨念叨。
后来为手机的事儿,差点动手打起来,爹妈也给逼得够呛。
干脆撂狠话:“行!你爱咋咋地!我们管不了了!不管了!”
这一撒手,航航可算彻底撒欢了。
课上睡大觉,跟老师呛声;作业?空白一片;考试?交白卷;晚自习?溜号,网吧打游戏才是正经事……
老师电话天天追,最后因为打架闹事,直接给学校开除了。
学也不上了,昏天黑地打游戏,钱花光了就朝爹妈伸手。
不给?摔东西!要不就站阳台边上嚷嚷要跳楼。
有一回,航航半夜三更才晃荡回家,撞见他爸,他爸气头上说:
“我巴不得你别回来!我们还能过两天清静日子!”打那天起,航航真就天天不着家。家里的饭不吃,晚上要么在朋友家蹭睡,要么网吧通宵。
爹妈一看,管?管不住啊!得,彻底不管了,就剩下给钱。
结果航航认识了一帮社会上的“朋友”,喝酒抽烟,最后连不该沾的东西也碰了。
好好一个孩子,就这么毁了;一个家,也跟着散了。
这事儿在我脑子里记了好久,想起来就难受。
孩子到了那个拧巴的年纪,当爹妈的确实难。
可你想想,就这十几岁的光景,孩子最需要的,不就是爹妈的理解和拉一把吗?
看着是孩子使劲把爹妈往外推。
其实呢?他们闹腾,搞不好就是在喊:“看看我!管管我!包容我!”
爹妈要是看不穿这点,心一冷,不管了,孩子那心里头,拔凉拔凉的,觉得没人爱了。
家里找不到暖和气儿,孩子可不就得去外面找吗?
要么一头扎进手机里,要么网恋找安慰,再不然,走岔了路,越走越黑。
孩子叛逆期,爹妈的头等大事,是帮孩子稳稳当当地长大。
让他心里头有温度,脑子也清醒,能对自己负责。
所以说啊,孩子叛逆期,不但不能撒手,还得比平时更上心,看得更细。
再难,爹妈也得咬牙撑着,不能撂挑子。
管好这“三点”,叛逆期变黄金期半大孩子浑身是刺,爹妈不能光忍着难受,得找对路子。
教育专家王国峰说过:
正确的养管教,滋养孩子,培养孩子更多的能力。
错误的养管教,削弱孩子的能力,伤害亲子关系。
对付闹腾的孩子,试试这几下子,说不定关系就能缓过来。
1、转变重心,聚焦于夫妻关系
有人研究过,爹妈要是自己感情好,家里和和美美的,跟青春期孩子干仗就少。
有时候孩子的问题,根儿在爹妈身上。
比方说,当爸的要是老不在家,当妈的,那股劲儿全使孩子身上了,盯得死死的,孩子可不就越管越跟你对着干?
再比如,两口子吵架,非得把孩子扯进来站队,孩子憋屈,不就得闹腾发泄吗?
《守护解放西》里头有个十六岁男孩就这样。
本来学习挺好,爹妈一分居,他整个人变了,初二念完就不读了。
有次他居然报警,说自己吸毒还杀了人,求警察判他死刑!你说这孩子图啥?
搞这么多出格的事儿,其实心里头想的,没准儿是把他爹妈再捏合到一块儿去。
家里漏风漏雨,孩子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堵窟窿。
所以啊,孩子一闹青春期,先别光盯着孩子,看看两口子之间那点事儿整明白没有。
爹妈关系好了,家里有热乎气儿,有笑声,孩子心里才踏实,才长得开。
2、调整方式,给孩子心理营养
要是两口子关系还行,那咱就得琢磨琢磨,平时管孩子那套,是不是不对劲儿了?
管太宽?手伸太长?
管太狠?动不动就吼就打?
管太死?啥都得按你的来?
… …
王国峰老师聊起过一个案例。
有个妈妈,自己还是全国优秀教师呢,对孩子要求那叫一个多。
孩子10岁时,爸爸去世,妈妈就把所有心思都扑孩子身上。
孩子都十四了,进入那个顶牛期了,妈妈还啥都管,吃饭睡觉学习交朋友,一样不落。
管这么死,结果呢?孩子成绩反而往下掉。
妈妈急了,管得更凶。
孩子干脆不学了,整天窝家里打游戏。
还问妈妈要五万块,说要去搞直播创业,不给就动手打人:
“你折磨了我十四年,我也得折磨你十四年,到二十八岁我就死。”管错了方法,真能把孩子压垮,把亲情也毁了。
孩子一出问题,咱先别急着怪孩子,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哪做得不对了?
青春期孩子最缺啥?
缺“心”里的营养啊!
就是爱、接纳、尊重。
这些“营养”,咱给够了吗?
3、建立规则,倾听孩子的需求
孩子闹腾,不能管得太死,可也不能彻底不管。
这个度咋拿捏?
最好的法子,就是坐下来,跟孩子谈谈,一起划个道道出来,定下规矩,哪儿能碰哪儿不能碰。
谈的时候,关键得让孩子说话,得听他说。
就拿玩手机这事儿来说吧。
先听听孩子为啥想玩,图个啥?是觉得好玩放松?还是跟朋友聊天?
如果就是玩,那商量个时间呗。比如一天最多玩俩小时,具体时间可以灵活点。
这么干,是想让孩子觉着,爹妈是尊重他的。
那要是定了规矩,孩子不守怎么办?
千万别炸毛!就事论事,把想法说出来。
比如可以这么说:
“你看,说好了玩俩小时,这都仨钟头了,咱定的规矩破了,我这心里头不太舒服。咱得聊聊,你到底咋想的?”当孩子觉着他说的话有人听了,慢慢儿的,他自己也会学着管住自己。
因为在家里,他得到了想要的尊重,那还反个啥劲儿呢?
孩子一天天长大,就没个消停时候,总冒出新问题新麻烦。
当爹妈不容易,但不能图省事就躺平不管。
得想法子引一引。
引啥呢?
就是想让孩子看看,外头世界大着呢,学着跟这世界好好相处。
这就逼着咱当爹妈的也得跟着长,学着用更聪明的法子说话,用更宽的心眼儿去教孩子。
夜深人静刷到这些的你,要是心里头也为娃的事儿拧成了麻花,堵得慌,别闷着。
私信我聊聊呗,树洞在这儿呢。
发布于:山东省全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