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利广大研究生同学了解各类资讯,迅速get校园内外的消息,研会特别推出“助学信息港”专栏,帮助研究生同学们整理校园内外的各平台信息,精准了解校园内外一周的大事小情。快来看看本周信息吧!
校内通知速览
1.关于招募学生学业与发展咨询师的通知
校外通知速览
1.关于广东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征文的通知
2.关于第八届智能科技法治论坛暨第五届北理法学博士生论坛的通知
3.关于广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征文的通知
4.关于第四届中意司法论坛会议的通知
校内通知
展开剩余92%2025·NEWS
一、关于招募学生学业与发展咨询师的通知
为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困扰,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业规划,不断优化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学生工作部2018年推出“尚学一对一”,聘请专任教师、管理岗位工作者、辅导员以及优秀学生为同学们解答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已持续开展7年。
现面向全校师生招募2025—2026学年“尚学一对一”学生学习与发展咨询师。
1.工作职责
能够完成以下任意一种工作职责即可报名:
(1)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兴趣,确立学业目标,夯实学业基础,做好学业规划,充分适应大学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
(3)帮助学生做好考研升学规划;
(4)帮助学生了解科研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各类评奖评优内容,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5)辅导学生进行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申请与留学申请;
(6)引导学生参与实习实践项目,科学处理人际关系;
(7)帮助学生做好社团选择,平衡大学中的学业生活与业余生活;
(8)其他与学生学习及发展有关的个性化问题。
2.招募对象
(1)教师咨询师:专任教师、管理岗位工作者、辅导员;
(2)朋辈咨询师:二年级及以上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
3.招募条件
(1)教师咨询师
①遵纪守法,师德高尚,能够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道德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②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关心爱护学生;
③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方法科学;
④在学业规划等学生事务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⑤严谨、认真、负责,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突出。
(2)朋辈咨询师
①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②综合类朋辈咨询师: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彭真奖学金等奖学金的同学;
③学习类朋辈咨询师: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排名前10%,并在学习上有一定见解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④考研咨询类朋辈咨询师:通过考研进入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⑤国际交流类朋辈咨询师:具有境外交换、暑期学校、国际会议等国际交流经验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⑥科研竞赛类朋辈咨询师:曾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或竞赛类比赛中获奖;曾在核心期刊发表优秀成果;曾获得发明创造专利;
⑦实习实践类朋辈咨询师:在实习实践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⑧社团公益类朋辈咨询师: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团工作中有丰富经验的同学。
4.报名流程及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提交个人信息;
(3)本协会将通过微信通知面试相关信息。(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9月5日24时)
5.工作方式及保障
(1)咨询周期:成功聘任咨询师之后,根据咨询师团队整体人数以及咨询师意愿时间,每位咨询师两到三周左右承担一到两次咨询工作;
(2)咨询时长:每次一小时;
(3)咨询地点:昌平校区明法楼401咨询室;
(4)工作保障:每次咨询时间为一小时,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对教师咨询师给予200元/次的补贴;对朋辈咨询师给予100元/次的补贴。
6.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学生学业发展协会 马一丹
(2)学生学业发展协会邮箱:cuplxuexie@163.com
信息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官网
获取原文链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校外通知
2025·NEWS
一、关于广东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征文的通知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助力《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工作,广东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初定于2025年10月18日召开学术年会。本次年会由广东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山大学法学院承办。现围绕年会主题及议题开展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会议主题及议题
(1)主题:环境治理现代化及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2)议题:
①《生态环境法典》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②《生态环境法典》的基本制度
③《生态环境法典》的法律责任
④《生态环境法典》编撰其他相关议题
2.征文要求
(1)紧扣年会主题及议题,方向正确,严守学术规范,鼓励原创,反对一稿多投。
(2)字数不少于6000字。论文格式请参考《法治社会》期刊的论文格式。
(3)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日。请在论文标题下加注释,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或者职称、联系电话和邮箱。
(4)论文请提交到本通知指定的邮箱。邮件请于标题中注明“25年会论文+姓名+单位”。
(5)本会将组织专家对参会论文进行评奖,评出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
3.其他事项
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积极提交会议论文。年会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
信息来源:广东省法学会微信公众号
获取原文链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二、关于第八届智能科技法治论坛暨第五届北理法学博士生论坛的通知
全国第八届智能科技法治论坛暨第五届北理法学博士生论坛拟定于2025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聚焦于“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新时代科技伦理与法治”,诚邀学界诸同仁、实务部门、科技平台企业专家惠赐高见,共赴思想与未来的碰撞、肩负数字时代公平、安全、高效治理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共同推进智能科技法治建设进程。论坛学术指导单位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由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承办,旨在促进融合智能科技前沿和法治研究的多领域、跨学科学术交流、对话与创新。
其中北理法学博士生论坛主要面向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对学术有浓厚兴趣的硕士研究生诚挚征稿,致力于提供学术对话平台,推动智能科技与法治理论的深度融合,助力新一代学人立足中国实践、确立学术自觉、贡献智慧力量;博士生论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请投稿人以word/pdf形式,于2025年9月20日前将征文发至邮箱:bit_techlaw@126.com。参与博士生论坛评奖的投稿邮件标题为“第五届北理法学博士生论坛+作者姓名”,邮件正文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学历、联系方式,便于获奖通知与联系。
信息来源:北理工智能科技法微信公众号
获取原文链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三、关于广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征文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推进中国特色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结合广东省的实践探索,广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拟于12月上旬举办2025年学术年会。会议面向广大刑法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征集论文。现将会议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1.征文主题
(1)主题:构建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2)分议题
①民营企业刑法的平等保护问题
研究针对民营企业在刑法适用中面临的平等保护不足等问题,深入探讨如何完善刑法制度,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平等的法律保障。
②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问题研究
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要求,论证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路径。
③职务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聚焦职务犯罪在认定标准、量刑情节、诉讼时效等方面的司法难点,结合实务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④公司型涉众犯罪普通雇员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探讨涉众型犯罪中责任认定的司法实践,区分普通雇员与董监高的刑事责任界限。
⑤赃物犯罪相关问题研究
分析赃物犯罪的构成要件、罪间关系、量刑标准及新形态与发展趋势,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⑥侵犯数字资产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结合虚拟货币洗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典型案例,研究数字资产的刑法保护范围及责任认定标准。
2.有关提交年会论文的说明及注意事项
(1)论文请围绕上述会议主题和分议题的主旨和范围,请各位作者严格按照通用格式撰写,并遵循学术规范。论文格式具体参见《法治社会》格式规范(详见推送原文)。
(2)论文字数请严格控制在8000字内。如有特别理由并经文集编辑委员会审查同意,方可放宽至1万字。超出字数限制的,将退回作者本人自行删减。
(3)请于2025年11月15日前通过小程序提交论文word电子版及参会回执。论文提交成功后会务组将通过邮件发送确认收到通知。
(4)特别提醒:本次年会将组织评选“国智优秀论文奖”。根据省法学会评奖要求,将对论文进行查重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将不能进入评奖范围。
3.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12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4.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与会代表住宿费及交通费自理。
5.会务组联系方式
会务组电子邮箱:gdxfxyjh@163.com
信息来源:广东省法学会微信公众号
获取原文链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四、关于第四届中意司法论坛会议的通知
本届中意司法论坛以“民法典颁布五周年:比较视野与本土经验”为主题,邀请中国和意大利的专家学者参加,从比较法和本土化视角就相关具体选题展开深入研讨。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值此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为全面总结民法典实施以来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致力建构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入探讨我国民事法治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推动中国民法学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助力民法典的有效施行,并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本届论坛将重点从比较法和本土化视角对民法典的基础理论和实施问题进行研讨。
1.会议主题
民法典颁布五周年:比较视野与本土经验
2.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法学院(暨中意司法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中意学院
同济大学意大利研究中心
3.会议时间与地点
2025年11月29至30日(其中28日报到)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举办。
4.研讨选题
研讨选题包括(但不限于):
(1)民法典总则编与各分编之间的适用问题研究
(2)民法典与商事关系的适用研究
(3)民法典施行的基础理论及其比较研究
(4)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的数字法治问题
(5)民法典基础理论与重点制度的衔接研究
(6)民法典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7)民法典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8)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问题研究
(9)民法典对其他领域法典化的经验启示
(10)其他相关选题
论坛将围绕上述选题设置不同单元以及博士生论坛。
5.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免收会务费,住宿费、交通费自理。
6.会议联系
发布于:北京市全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